本篇文章1265字,读完约3分钟

鸿海整合产业链对抗三星的梦想之路可能不会这么顺利。现在,鸿海对夏普的投资正在经受考验。 最近,有报道称,由于夏普股价大幅下跌,鸿海集团可能重启与夏普的谈判。目前,夏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富士康还没有对这一传言发表看法。 有业内人士对《中国商报》表示,虽然有很多关于鸿海与夏普合作的传言,但双方不会中止合作,最多只是出于投资价格的考虑。 然而,鸿海集团发言人西蒙兴(simon hsing)后来对媒体表示:“与夏普的交易是我们最近达成的最重要的一笔交易,它可以实现我们垂直整合供应链的目标。我们在这笔交易中投资了9个月。我们将继续完成这笔交易。”夏普发言人中山美雪也表示,夏普“目前没有调整交易价格的计划。”鸿海与夏普的收购协议于今年4月签署。根据最初的协议,鸿海集团将宣布以每股44.7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夏普9.9%的股份,总资本为108.4亿元人民币。 然而,截至6月4日,夏普的股价持续下跌29%,至每股31.8元人民币左右。根据协议价格,鸿海的账面亏损已达到15.7亿元人民币,接近鸿海集团第一季度净利润的一半。 鸿海收购夏普正值夏普有史以来最大的财年亏损,而夏普在2011财年的净亏损超过250亿元人民币,因此鸿海可能希望抓住这个机会进行逢低投资。然而,由于液晶显示器和太阳能电池等主要业务的亏损,夏普预计2012财年仍将亏损约24亿元人民币。群智咨询公司的分析师李告诉本报,夏普是唯一一家在供应链上与中国合作的日本家电公司。日本企业在文化上一直需要与中国长期磨合,双方磨合的程度也会影响双方的股价。 但目前,夏普急需资金、生产和消化能力方面的帮助。此前,夏普在第10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上投资约320亿元人民币,由于市场低迷,该生产线被迫减产一半。如果夏普想充分利用停滞不前的面板生产线,夏普需要找到一个生产消化能力强的合作伙伴。 与此同时,尽管夏普拥有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但占销售额一半以上的日本市场却受到日元升值、企业税率、自由贸易协定、劳工限制、环境限制和电力短缺等六大原因的影响,这使得夏普不得不考虑在日本以外的新兴市场实施“房地产销售”战略。 在收购夏普之前,鸿海通过收购的另一家面板制造商奇美,与夏普建立了一系列战略联盟。 鸿海以前是夏普液晶模块组件的代工制造商,夏普也将其液晶电视原始设备制造商业务订单移交给鸿海;夏普已通过技术许可向奇美授权其uv2a光学对准技术,以帮助奇美改善其在台湾的第七代和第八代生产线光学对准能力的大规模生产过程;此外,鸿海是苹果和索尼的主要组装商,夏普也是苹果和索尼的主要面板供应商。 然而,短期内,夏普的业绩不会有明显改善。一些分析师指出,夏普今年的主要工作是清理库存,很难说它能否在下半年通过与鸿海的合作迅速恢复。“但这并不妨碍双方合作后的长期发展。”李对说道。她表示,鸿海可能会进一步收购夏普在中国大陆、印尼和墨西哥的电视制造厂,从而进一步巩固其在夏普电视OEM业务中的重要地位。鸿海的许多海外客户也有望利用夏普的资源优势形成一个新的供应链,这将对韩国面板企业造成压力。

来源:彭博新闻网

标题:鸿海的夏普砝码:施压韩国面板企业

地址:http://www.pks4.com/ptyxw/10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