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4字,读完约3分钟

简介:所谓的“315”投诉网站拿走了消费者的投诉帖,开始和商家进行收钱和删帖的业务。当消费者渴望等待答案时,他们已经成为别人的午餐。《315日报》关注这个问题:数百个黑色“315”网站从消费者投诉中获利,消费者自始至终都在使用。

中国广播网北京3月17日电据经济之声《315日报》报道,“315”原本是消费者保护自身权益的挡箭牌。每个人都觉得有了“315”会让他们心理上更舒服,但现在这个“315”招牌已经被一些所谓的防伪网站使用,成为他们的摇钱树,“315”也成为他们的免费招牌广告。

记者在互联网上搜索了11个投诉网站,这些网站的名称基本上都有“315投诉”和“假冒”等字样。乍一看,这些网站的名称非常相似。通过查看网站或网站的中文名称很难区分这些网站。这些网站大多内容相同,都标榜自己是最权威、最知名的投诉网站。在逐一查询域名注册信息后,记者发现这11个网站的大部分域名注册信息都是虚假的。有些网站注册者的信息是电子邮件地址,有些甚至是一系列的问号,所以他们注册时很随意。拨打了联系人信息留下的手机号码,发现是空.有些网站的注册地址极其不准确,最离谱的是“315诚信网”,它的域名注册信息显示“ok”,没有其他注册信息可以显示。在调查过程中,记者还发现,虽然一些网站在页面底部有icp记录编号,但这一记录信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没有找到。

虚假315网站泛滥 利用消费者投诉向商家牟利

通过调查发现,这些所谓的投诉网站已经开始向消费者投诉站和商家收钱。如果你给我钱,我会帮你删除帖子。当消费者渴望等待答案的时候,它已经变成了别人的饭。这些虚假的投诉网站是如何“吃三道菜”的?消费者如何使用?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与法律委员会专家委员赵占领和北京悦诚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冰清应邀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意见。

虚假315网站泛滥 利用消费者投诉向商家牟利

赵占领:这些网站绝对不可靠,普通消费者应该能够做出这样的判断。这些都不是正规的网站,网站在上线前应该记录在案。然而,一些接入提供商在没有严格保证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上网,这导致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些接入提供商的监督和审计。

315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315前后大约一个月,消费者有强烈的维权心理。在此期间,企业害怕被媒体曝光,害怕被社会关注。这些网站将抓住机会赚钱,并利用消费者的投诉获取利润。利用消费者的投诉信息来威胁这些企业是敲诈。如果数额相对较高,则应构成刑事犯罪。此外,有些信息可能不真实,这可能会损害企业的商誉,这也是一种犯罪。

虚假315网站泛滥 利用消费者投诉向商家牟利

315本身是一种公共资源,它本身代表了一种社会信誉。这些虚假投诉网站可能导致人们对315品牌和315公共资源的信任度下降或缺失,这也是对社会公信力的一种损害。

杨冰清:从法律上讲,这种行为肯定是违法的,因为它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知情权和监督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最重要的权利是监督权,但这种监督权实际上被这些假冒网站剥夺了。

目前,针对性的法律是真正的空白,这些假冒网站只能适用一些现有的行政法规和行业,或电子商务的一些规定进行处罚。

事实上,假冒“315”网站的最大受害者是消费者自己,这也损害了整个社会的诚信。

来源:彭博新闻网

标题:虚假315网站泛滥 利用消费者投诉向商家牟利

地址:http://www.pks4.com/ptyxw/12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