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95字,读完约4分钟

北京,5月13日,《科技日报》-5月13日,记者从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国家科技评估中心)获悉,《2019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关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文章)近日在全国范围内发布。报告显示,2018年,3200所高校转让、许可和定价科技成果转化投资177.3亿元,同比增长52.2%,合同11302份。

其中,转换合同总额超过1亿元的单位有32个。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的研究开发项目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显著增加,合同金额达到56.1亿元,同比增长78.4%。

该报告由中国科学技术评估与成果管理学会、国家科学技术评估中心和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联合编写,并由科技部成果转化和区域创新司指导。

科研人员获得了67.6亿元的现金和股权奖励。

报告指出,科技成果转化的规模继续扩大,转化的回报显著增加。2018年,68000名研究人员获得了现金和股票奖励。研究人员获得67.6亿元现金和股权激励,同比增长44.9%。

“高价值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涌现。产学研合作有助于创新推动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副首席评估师、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秘书长韩军解释说,科技成果交易合同平均价格大幅上涨,转换合同平均金额为156.9万元。科技份额大幅增长,科技成果作价出资合同额达到79.2亿元。

不仅如此,大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频繁,中国科学院工程物理研究所中国能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果转化项目合同金额达17.5亿元。

报告提到,2018年,3200所高校签订了技术转让(包括转让、许可、作价入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合同,总金额为930.8亿元。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和转化服务平台总数8247个,同比增长14.8%。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一些高校结合实际探索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成果转化模式。如开放政策链、完善评价体系等。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成果利用效率。”韩军说,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形成了对投资项目实施“五步转移法”和“授权投资+产权分割”的新机制,从而实现了成果转化模式和机制的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高校瞄准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推进高价值成果产业化,注重培养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完善激励机制,有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和动力。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建立了科技发展部与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作工作机制,将“前期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与后期“后期运营和后期投资管理”有效衔接起来。全年合同总额达到19.2亿元。中山大学通过“学校管理者——部门兼职职业管理者——公司专业团队——科研人员”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体系。2018年,通过转让、许可和价格投资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五倍...

2018年,公立高校转制合同金额达到177亿元。

对旧的成果转化问题的新解释

“中国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制度和机制问题。要加强统筹协调,提高政策执行和专业服务能力,切实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韩军坦言,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需要进一步落实。“虽然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受益权已经下放给高校,但有些单位还没有到位。由于缺乏容错和纠错等机制和政策,一些单位仍担心要对国有资产流失承担责任。”

2018年,公立高校转制合同金额达到177亿元。

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显示,在3200所高校中,有687所(21.5%)设立了技术转移机构,其中只有306所认为技术转移机构在成果转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报告指出,不仅专业技术转移机构普及不够,现有技术转移机构还存在“规模小、服务少、能力弱”的现象,高层次、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服务人员严重短缺。

不可忽视的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还有几个老问题有待解决。例如,缺乏试点规模的固化平台,供需双方之间的对接渠道需要畅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和政策咨询服务缺失。

“高校成果转化纳入评价体系的权重过低,人才评价中的“四只”问题依然存在,成果转化人员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完善。”韩军认为,科技成果的评价标准仍然缺乏,评价的权威性难以界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有待落实,咨询制度有待完善。

据了解,科技部和其他相关部委和单位正在密切合作,考虑发布相关政策文件来解决这些问题。(记者刘茵)

责任:张静文

317,89844。2018年,公立高校转制合同金额达到177亿元。2020-05-14 11: 11: 10.204500。张静文

来源:彭博新闻网

标题:2018年,公立高校转制合同金额达到177亿元。

地址:http://www.pks4.com/ptyxw/1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