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5字,读完约2分钟

上周末,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发起了一轮油价“闪电战”,以对抗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竞争。

上周末,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发起了一轮油价“闪电战”,以对抗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竞争。3月9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第二次暴跌”开盘,盘中跌幅超过30%,为1991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根据行业组织的分析,国际油价在技术上已经进入熊市,这并不排除短期内进一步下跌的风险。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底价”机制可能会被触发,然后炼油厂将有机会进行政策套利。

欧佩克“领袖”沙特阿拉伯7日宣布,将大幅降低官方油价,并从4月份开始增加产量,以此作为对俄罗斯前一天拒绝与欧佩克达成停产协议的反击。

截至美国东部时间8日晚,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和5月份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均跌至每桶35美元以下。9日,布伦特原油期货在亚洲交易时段开盘后几秒钟内下跌31%(约14美元/桶),跌至31.02美元/桶的低点。

高盛认为,欧佩克和俄罗斯已经开始了一场石油价格战,这可能会将原油价格推至20美元区间。费希尔全球能源咨询公司表示,如果原油价格跌至20美元以上,俄罗斯将在三个月内做出妥协。但如果价格保持在40美元以上,俄罗斯的妥协可能需要长达一年的时间。

根据国家发改委2016年发布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控制将设定为“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最高价格是每桶130美元,最低价格是每桶40美元。也就是说,当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价格低于40美元时,汽油和柴油的最高零售价格不会降低,炼油厂可能产生的超额利润将由财政部为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收取风险准备金。

国内成品油“底价”机制或触发因素

CICC的报告称,鉴于地方税务机关对地方企业的监管远不如国有石油公司,预计地方炼油厂和大型私人炼油厂将从中受益。建新期货还认为,“底价”机制的触发为炼油厂创造了政策套利机会。如果油价进一步下跌,将极大地刺激我国炼油厂购买原油,从而支撑对原油的需求。此外,低油价也可能刺激中国的战略储备。

CICC报告指出,布伦特原油价格自年初以来已下跌近三分之一。考虑到炼油厂连续经营的特点和用移动平均法计算原油加工成本,炼油行业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将面临较大的库存损失。当然,如果油价停止下跌并在未来回升,炼油厂将再次享受低加工成本的优势,并获得库存回报。(记者王璐)

责任:张洋

来源:彭博新闻网

标题:国内成品油“底价”机制或触发因素

地址:http://www.pks4.com/ptyxw/1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