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003字,读完约20分钟

1928年10月13日,河南安阳大地展开了商代末期之都殷墟发掘之旅 今年,90年过去了,很多人称赞这一挖掘开始以来长达9年的殷墟考古历史是“中国考古的正式诞生”。 殷墟第一次开始挖掘,全体员工 前排左一董作宾,左三几国栋。 从后面:赵芝庭,王湘,张锡晋,郭宝钧。 王湘前立者张守魁。 馀是工人和驻军民国十八年秋,殷墟第三次发掘,横向十三丙北支坑,李济拿彩陶片9年的殷墟考古成果很高,晚商宫殿、工作室、陵墓、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共同文献记载的晚商确实存在。 不仅如此,殷墟成为了“考古”这个来自西方的学科,成为了中国正式成熟的摇篮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研究院史语所)在所长胡斯年的指导下,为殷墟考古竭尽全力,前后15个季度直到1937年爆发了战争。 董作宾、李济、梁思永、夏鼐等名家参与殷墟或发掘,留下了历史的背影 民国二十五年春,殷墟第十三次挖掘,小屯第十次( y10 ),yh127挖掘情况殷墟第十三次挖掘,ym40殷代车马坑,制图者石璋例如,这辆车马坑挖掘者因高度而安特生挖掘新石器时代仰韶遗迹,以时代周口店遗迹为代表的外国人来华考古挖掘 为了教清华大学的李济去寻找夏溪村遗迹,殷墟考古成为了1949年以前中国考古的大本营,即使殷墟考古不一定是“最早的中国考古”,那绝对是中国考古基础dna的学术史高峰 因此,在这90周年纪念之际,我们不禁回顾,中国考古是如何为殷墟考古形成的? 90年前的前人给现在的人留下了什么样的精神遗产? 如果没有殷墟考古,中国考古会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殷墟第15次挖掘,殷墓ym331殷墟第13次挖掘,ym020墓葬记载表抚古观现在,让三人人行 微信公众平台“挖什么”邀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孙庆伟院长、胡文怡博士生,重温历史细节,评价学科历史,共话殷墟考古90岁生日 (本文原题《孙庆伟,胡文怡:中国考古正式诞生90年——没有殷墟就没有中国考古》被授权,澎湃情报转载了这篇文章。 照片来自(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资料数字藏书数据库 “科学东方学正统在中国”殷墟首次发掘,工人何国栋、董四元在第15坑发掘民国十七年秋,殷墟首次发掘,董作宾(右)和李春昱(左)挖掘测量图形选择了什么:中国考古学的正式诞生为什么选择殷墟 孙庆伟:选择殷墟考古有内在的学术逻辑 首先是傅斯年,顾颉刚一代学者,崇拜王国维,王国维是他们的偶像。 他们认为王国维在政治上很古老,但对他的学问没有异议,所以想按照王国维通过甲骨文研究商代的脚步 其次傅斯年说“扩展材料”、“扩展工具”(“历史语言研究所从事的宗旨”)。 拓展工具是考古学的做法。 扩充材料后,殷墟的考古机会非常大 但胡斯决定挖殷墟时,他可能对考古学上的历史研究意义没有特别正确的认识。 他从没见过李济这个身体,别人(一说李四光)向他推荐了李济。 民国十八年、三月十六日,殷墟为第二次挖掘、斜支坑全景、戴帽测量者董作宾,身旁李济石注:墙东为汉凤岐瓦房,角为汉怒土房民国十八年春,殷墟第二次挖掘,漳河铁桥爆破后,李济和作宾座上胡文怡:当时王国维和罗振玉的 但是王国维和罗振玉等学者的研究为了明确安阳是商代王都的所在地,一定在胡斯年给了他们潜力。 应该有丰富的遗迹遗物 傅斯年牢牢挖掘殷墟,与“救亡图存,为国争光”的信念有很大关系。 这是那一代人的共同追求。 当时傅斯年以自然科学的理念、做法和手段研究历史是先进未来的史学研究趋势,经过这一新史学研究得到的历史,得到国际世界特别是西方的承认,当时的中国古代史为西方学者肆意推翻和歪曲的局面 所以傅斯年希望通过殷墟发掘的机会,采用科学考古的新做法、新手段获得新材料,藉从这里打开中国新史学的新世界,把重建中国古代史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他说:“ 最初,胡斯年对考古学也感到模糊,但他丰富独特的留学经验使他对考古学的感觉特别正确。 1930年他做了一点演讲。 比如《考古学的新做法》,他试图把殷墟发掘所取得的初步成果记录下来,应对古代社会的状况。 80%基本上是对的。 他有将考古成果真正应用于古代史重建、历史研究的方法。 孙庆伟:傅斯年与梁启超相似,也是为了迅速发展“新史学” 梁认为二十四史只是“二十四家谱”,主张写民族、民众的历史,但梁任公忙得没有时间自己写。 傅斯年学生时代对中国以前传来的学术非常不满,写文案严厉批评,所以强调科学主义,他所依赖的人,陈寅恪、赵元任、李济,都是新派学者 民国18年10月7日,殷墟第三次挖掘,开工时拍摄 倒数第四位是董光忠,左五李济,左六董作宾。 后排是王湘,右边两张蔚然成风的前排第五张阎佩海,前排左三霍凤东,左四刘金声民国十八年十二月八日,殷墟第三次发掘,大连坑就业情况,右坐者为李济挖了什么? 但其实李济是在殷墟考古第二次发掘中参加的。 之前董作宾主办的殷墟考古第一次发掘是中国以前流传下来的学习方法。 目的主要是“寻找甲骨”。 孙庆伟:董作宾的做法确实不是科学的考古学做法,李济一看就说不行 傅斯年没有自己做过考古学,但他知道用李济的做法 胡文怡:董作宾还有科学发掘的意识。 比如,他关注遗物出土地区、地层研究和“出土器物,互相作证”等,所以殷墟的考古在他主办的时期就已经进行了分区挖掘。 但是,他毕竟从中国以前就出身学者,没有接受科学的考古训练,依然有限 李济是当时国内唯一知道西方考古学科学理念和做法的人,但他学习人类学,所以对考古学也不完全了解 挖什么:那么,李济最初对殷墟的考古有确定的设想吗? 孙庆伟:李济在1930年说“极多极普通的陶片、兽骨等”“创造可靠的殷商末年小新史”。 因为据他说,只有《殷本纪》是不够的。 其中只有商王的家系,没有多少历史。 通过挖掘建筑、墓葬、艺术品和人骨,你需要知道有血有肉的商代。 胡文怡:而且傅斯年是在1928年左右提出的。 必须推翻“偶像”,反对“国故”的观念,重建中国古代史。 民国十八年秋,殷墟第三次挖掘,挖掘现场。 石注:站在土堆上者李济,坑边作者如王湘民国十八年秋,殷墟的第三次发掘,工地帐幕、立者张蔚然,蹲者张东元把考古学牢牢扎根中国挖了什么:殷墟对中国考古学的历史学倾向(文化 如果中国考古在历史遗迹上正式诞生,那可能会对理论问题有越来越多的想法。 例如,“假设-论证”考古研究的历史。 孙庆伟:是的,这是张光直的意见中最有代表性的 张先生认为,除非中国考古首先选择殷墟,否则一定有不同的方向。 当然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绝对的 中国考古学上的倾向不是学者有意做的,而是研究对象决定的 所以我认为张先生的那个假设不一定成立。 殷墟前有周口店、仰韶、西阴村等遗迹发掘,中国考古学上最初不是殷墟,但后来历史语所选择殷墟,证明其中有必然性。 除非中国永远只进行历史考古,否则它很可能走科学主义考古的道路,但中国的历史不可能决定这一点 在中国考古一定会遇到大量的原史时代和历史时代的考古事业,一定会和文献结合起来 美国为什么要兴起过程主义考古学,因为那确实没有文献史料和历史负担。 其实中国的考古也没有排斥科学主义。 而且,我认为科学主义和史学的倾向是可以共存的。 我现在发现文化历史考古学/过程主义考古学、信古/疑古一定有黑的倾向。 某个时间段可能会流行某种风潮,但一个学科不一定只能使用一种做法,做法都是由研究对象决定的 在一次采访中,我说为什么现在中国的考古对文献史学不宽容? 考古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融合地质学、生物学……为什么要故意明确文献史学和边界? 这种现象值得考虑 而且即使殷墟在考古,李济也不会拒绝科学主义。 他制作的陶片解体当时已经很先进了,研究他的人骨鉴定和现在的人骨dna不是异曲同工吗? 而且关于殷墟这样的大都邑遗迹,我们有多少研究者在那里开展工作呢? 你怎么能要求人们一次做很多学科? 研究总是有优先顺序,不能齐头并进,这些年殷墟事务所的同事已经在多学科合作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民国18年12月2日,殷墟第三次挖掘,雪后大连坑,左前立者张蔚然,后排右一枚东元民国18年10月26日,殷墟第三次挖掘,学生参观了胡文怡:另外,我从社会立场出发,如果胡斯年不发掘殷墟,中国考古将 当时,中国社会整体对考古学了解不多,李济说:“我觉得‘考古’是普通人都能做到的。”还举了董作宾的例子。 董作宾的朋友大多是知识分子,知道他挖殷墟,但告诉他。 你自己挖什么,让别人挖,你买了再看不到。 为了使考古学的启蒙在中国发生,推翻普遍的错误认识,需要直接而有力地表现考古学在做什么,还有什么用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有马上有效、卓然显着、大家马上就能理解的考古成果。 那只是殷墟 商代是大家熟悉的历史时期,殷墟是王都,甲骨文、青铜器及建筑基地等遗迹的遗物都非常丰富,直接可见,比较容易应对历史文献,以马上恢复一定的商代社会生活状况为目的,这样做,就明白了 当时殷墟的发掘备受关注,很多新闻媒体都在跟进,所以当时没有这些生动、可视、丰富的考古成果,就会感动社会各阶层,考古学的启蒙和发端在中国非常困难,步履维艰,政府、军队也那么简单 挖什么:这类似于西方考古最初提到荷马史诗的特洛伊。 或者,中国近代也不是探索宇宙的神秘,而是有着实业的救国 孙庆伟:有相似的地方 包括现在考古学上的一般理解在内,他们并不关注构建考古学上的文化谱系,他们肯定关注的是挖掘出兵马俑、海昏侯这些可见性的东西 20世纪20年代发掘仰韶、西阴村,从现在学术史的水平来看我们觉得很棒,但当时的关注度显然并非如此 但是殷墟考古不同,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考古成为了平民接受和关注的事件 只有关注这个学科,学科才有希望 查了一下当时的报纸,关于当时的报纸西阴村和殷墟的报道,应该会成为非常有趣的话题。 我甚至怀疑李济到了史语所后,如果继续挖西阴村,中国的考古可能会变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考古学应该感谢殷墟考古,而不是认为殷墟考古阻碍了中国考古的方向或误解了 民国20年4月8日,殷墟第四次发掘,在e10区大骨山,王湘清理鲸鱼肩胛骨,同样出现鹿骨( r041038 ) (编辑: e10为e5扩大方,位于甲八基西南,沉积在灰坑4-h10的部分) e16李济根据挖掘情况(编辑: e16圆坑即灰坑4- h16 )挖掘什么:说到社会环境,这也影响了殷墟考古。 例如,土匪和盗墓者的破坏和古董商背后的收购,1937年的战争使挖掘中止了。 河南省图书馆馆长兼民族博物馆馆长几天章反对历史词语把考古成果运到北京的争端。 这其中也有偶然,怎么样孙庆伟:我想两者都有。 在学理上考古学是当时不被理解的新学科 另一方面,当然也有历史语所和地方研究机构的好纠纷 之后,史语所、山东、河南分别成立了“古迹研究会”等合作机构,加上地方力量,可以做到这一点,所以最终也可以理解文化资源不想被史语垄断吧 胡文怡:看史料,感觉历史语的人在孤岛上,除了他们以外没有几个人真正理解考古学。 感觉河南省比任何国徽都出东西,自然停留在河南省,但他不知道是否应该使用考古成果研究历史 第几天章连知识分子都这么想。 更不用说当时安阳的土匪和村民了。 土匪抢劫文物就像盗墓一样。 当地村民即使受雇于历史语言,也参加发掘。 也许真正知道历史语会做什么的人很少,但是很遗憾,好像没有被雇佣参与挖掘的村民的详细记录。 所以我认为殷墟考古是中国考古的第一只螃蟹。 使考古学、新史学僵硬移植到中国,在中国立足。 民国十八年秋,殷墟第三次发掘,河南民族博物院的从业情况(殷墟第三次挖掘期间,河南图书馆馆长兼民族博物院院长何日章带领人挖掘到小屯)民国二十一年春,五月二十八日,殷墟第六次挖掘,村民结婚拜天时,中国考古幸运 这不是也很遗憾吗? 历史语越来越不关心其他事情了吗? 孙庆伟:其实历史语所也查过豫东等其他遗迹 但是殷墟的考古事业量太大,当时能在中国做考古的人很少,摊子一开就不容易结束 而且这也和当时的国家形势有关,战争频繁 傅年1928年的设想是沿着平汉铁路工作,然后条件成熟后沿着陇海线建立中亚,在几个重要的地方设立几个事务所,肯定不仅仅是殷墟考古 后来夏莹也像法炮制一样 所以,面对民国时代的学者,我认为如果他们活在我们时代,他们能制造多少事件,无可奈何,国家不行,否则会更激烈。 胡文怡:还有胡斯,全力安排城子崖的挖掘是最好的说明,这是他构筑中国古代文化序列的重要一步 当然,挖城子崖也和胡斯年是山东人有关,他很方便 总之,傅斯年已经全力实现了他脑子里的构想,但遗憾的是当时的条件还没有达到 考古不仅需要时间和金钱,还需要更和平的盛世 李济最先去西阴村挖掘,也是为了安全 殷墟考古只要稳定地挖掘两个月,就能取得这样丰富的成果。 这是驻军防守和打点的各级政府关系交换的。 民国4月1日,殷墟第四次发掘,c25探坑,刘玉霞(左,李济,右,殷墓拍摄4- m7情况殷墟第四次发掘,郭宝钧凝视夯和非夯水平的孙庆伟:为了维持殷墟考古,傅年已经 如果李济做了这些事,情况一定不是这样 傅斯年一直没有放弃,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抗战时期的历史语所还在西南、西北进行调查。 所以,我认为中国考古学上最值得感谢的人是傅斯年。 他是做台的人,没有历史语,所以这个平台,李济们怎么演戏? 他对史语所的同事说:“安心求学,乱七八糟的杂事我来做。” 他既能构思又能实践,还没有私心。 完全出于学术、民族大义。 这样的人真少见。 做什么都是一流的。 对中国考古学的贡献要客观评价 所以说中国的考古是幸运的,那从一开始就有一流的人才,他们不仅有强大的学识,而且有强大的社会背景。 否则,在那个战争混乱的时代,中国的考古不能迅速发展。 挖什么:所以殷墟考古建立的国家级学术机构指挥中国考古的模式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 胡文怡:中国有国情,中国考古在解放前后与国家合作,我认为都是很正确的事。 其实,最初是胡斯年的计划,考古发掘得到的文物被集中在中央,从而更纯粹地为学术服务。 而且经费、时间和和平都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保障 民国二十一年春,四月二十六日,殷墟第六次挖掘,李济,董作宾造巢民国二十一年五月,殷墟第六次挖掘,小屯b区挖掘情况(石注: b区最热闹的一天,工人65人)挖了什么? 我们现在说殷墟考古使中国考古在解放前实现了“成熟”。 那么,这个“成熟”是具体的。 比较前后? 胡文怡:我觉得从董作宾到李济是很大的进步,但不会被发掘出来。 梁思永在梁启超的安排下,为国家大局去美国学习最先进的考古学理论和做法,他学习得过“金钥匙”奖 所以梁思永回去参与殷墟钻井后,中国田野考古钻井离建国后达到的非常成熟的国际高水平已经只有一步之遥 从1928年到1937年,殷墟的野外考古挖掘技术和理念有了明显的进步,当然,这也与其进步空间有很大关系 殷墟考古显著进展了中国考古的地层学 历史语所一直在摸索,包括如何结合西方考古地层学和中国土遗址的许多复杂情况 举个简单的例子,最初的董作宾发掘时,只能关注哪个甲骨文出现在哪个甲骨文下面等简单的出土位置关系 到了李济,已经被区别开来了。 例如,1楼是带沙的土,2楼是石头,3楼是泥,4楼是茶色的灰土等,识别土质的土色。 直到梁思永发现“后岗三叠”,中国考古地层学才能真正成熟,划分出与文化年代相对应的正确地层 再到夏鼐,他不仅要自己学好后三层式的地层学,还要教别人 关于类型学,李济等人其实也有意识,但还是比较朴素的。 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苏秉琦使中国考古的类型学真正成熟 挖什么:其实夏鼐参与了殷墟的考古,已经是1935年,比较晚了,他是怎么接受殷墟考古的衣钵的? 胡文怡:首先,梁思永解放前就一直指导夏鼐 梁思永一直在,所以中国考古学的理论、做法在解放前才是一贯的。 另外,夏鼐很聪明,学习很快,而且用心,努力。 他去殷墟学习可能比别人学了十年以上的东西多 比如他第一次抽出非常多杂乱、不乱的“满洞”的车马器,完全没有经验,挖现场的其他人也不太会,但他经过以前的挖掘训练,思考后自学成才,提取得很好。 石璋回顾了车坑平面断面的草图,夏莹第一次参加,但画得很好,由于车零件严重重叠,一天只能做一部分,“他表示要把每天的进度分层,用分色的方法进行区别”。 这样,他很快就成了当时工地上提取车马器最多的人 民国二十二年秋,殷墟第八次挖掘,石璋在d22勘探沟出土的小圆坑内民国二十三年春,殷墟第九次挖掘,侯家庄南地,夯地基和基石,左一尹熙章,右上树下穿深色衣服者祁延霈没有殷墟,没有中国考古挖什么 海峡两岸1949年以后的殷墟考古,各自应该如何评价呢? 孙庆伟:历史语所去台湾的人,后来以整理为主,每人负责陶器、青铜器、董作宾负责甲骨文,石璋负责基地,高负责西北岗王陵大墓,殷墟考古几乎是他们的全部 对留在大陆的人来说,殷墟的考古已成为几项事业之一,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事业 建国之初,郭宝钧去殷墟发掘,夏鼐的第一精力不在殷墟,他的视野已经面向全国,放在了人才培养上 这注定了大陆考古会的繁荣迅速发展,去台湾历史语所的考古事业缺乏新材料正在萎缩 挖什么:我经常想象李济到台湾后的心情。 其他人可能“河山只在我的梦里”。 他是“殷墟只在我的梦里”。 孙庆伟:是的 特别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两岸被严格区分开来,李济为了看到大陆的考古材料,委托美国的张光直,张光直再次从日本寻找,打倒了一些手 我相信李济对他们来说,心里很痛苦。 胡文怡:我现在在《夏鼐日记》和台湾正式出版的殷墟挖掘报告中发现了出入的地方。 1935年3月19日,夏鼐与大家讨论了1004墓葬坑和灰土坑的情况,最终得出灰土坑比埋葬坑晚的结论。 但是,在正式的挖掘报告中,埋葬坑依然晚于灰土洞 我不知道第一次讨论错了还是后来自己说的 但经历流浪汉后,我认为李济等人手中的殷墟材料有错误,那也是他们的一切。 他们一定竭尽全力了。 民国二十四年春,殷墟第十一次挖掘,星期天在冠带巷事务所的后厅前拍照。 从左开始:尹焕章、夏鼐、石璋如、李光宇、王湘(石注:铜兜系西北冈西区1004号大墓出土,大刀系东区某斩头葬出土)民国二十五年六月二十三日,殷墟第十三次发掘,工人在墓地吃饭挖了什么: 1949年后,殷墟考古新 你认为现在的殷墟考古还继承了当时历史语所的精神遗产吗? 孙庆伟:传承是必然的,经过多年,历史词语发掘的成果,依然是现在殷墟考古最核心的复印件,如西北岗王陵、小屯宫殿区、甲骨文等 历史语言所的工作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然后李济写《安阳》的时候,把殷墟放在殷商整个历史的大框架下。 我们至今仍在创造殷商的历史。 材料更丰富,技术更新,但目标相同 我们好像还没有走出李济的时代,我们的目标继续着李济当时的目标。 最后想强调的是,殷墟是中国国家集众式考古的诞生地,没有殷墟考古,可以说没有中国考古。 民国二十五年秋,殷墟第十四次挖掘( y11 ),冠带巷事务所,职工夜新闻情况民国二十五年秋,殷墟第十四次挖掘( y11 ),冠带巷内陶器状况修复殷墟第三次挖掘,3-m3隋墓,职工测量,霸横一丙北支出土,墓底砖民国二 前右一李济,后右一王文林,后右二吴金鼎。 馀是打夯的工人 (编制: b为版建编号,与探方编号不同,b100甲为第六次挖掘时建造的休息室,甲11座所在地南端东侧,临洮河)民国二十五年六月十三日,殷墟第十三次挖掘,yh127甲骨坑全貌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至五月八日,殷墟第十 殷墟第十五次挖掘,ym390兽坑清理情况袁家花园养寿堂西南亭,亭中坐案上人李济(《殷墟挖掘照片选集1928-1937》附注:袁家花园即袁林,又称袁公林,袁世凯陵墓,1918年建成,现安阳洹河北岸庄,史语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因此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来源:彭博新闻网

标题:时讯:孙庆伟、胡文怡:没有殷墟就没有中国考古

地址:http://www.pks4.com/ptyxw/15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