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67字,读完约24分钟

本文题目:《宋培军:袁世凯手批清帝职位诏书的发现及清末民初对国体因革的认识意义》摘要是日本静嘉堂文库《袁氏密书》中发现的袁世凯手批清帝劣势诏书的原件,是研究清末民初国体、政体因革问题的宝贵资料。 袁世凯在上面进行了手批稿子,因为张謇不是模拟“内阁复电”,也不是张謇家藏本《拟清帝劣势敕令》,因此可以弥补位敕令生成史的很多环节 而且,这个发现使得诏书中袁世凯、张謇各自的思想的识别成为可能 “劣势”、“共和立宪国体”、“完全领土”词语的发掘,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清末民初五族共和国体构建对民族边疆的综合意义。 作者/宋培军,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编审原载/《文史哲》年第4期,第74-93页清帝劣势诏书的不同版本及其变更,历来记载不同,是很多传闻。 笔者认为两个个体的考证成果特别有价值 吴赞《关于清帝退敕令》和《秋夜草疏图》一文规定了秋夜草疏、冬日敕令两者的前后关系,基本上敕令被认定来自张謇之手。 傅国涌《百年辛亥:亲历者个人记录》一书收集了越来越多的文献,做了迄今为止最详细的考证,略作推测,只是敕令判定为“不可出一人之手”,反而对张謇原稿的基础地位置之不理。 据台湾学者张维翰、吴相湘介绍,罗宝善、刘路生在日本静嘉堂文库发现了《袁氏密书》。 特别珍贵的是袁世凯的手批劣势诏书的原件,他们编辑的《袁世凯全集》《辛亥时代袁世凯密派遣:静嘉堂文库藏段》也于、年出版。 这是进一步重建敕令副本生成史,不仅提供可靠而且提供直观的第一手资料。 杨天石认为袁世凯追加了“即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共和国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方法”,表示尚未利用这一发现,其依据依然是胡汉民自传。 桑兵说罗宝善、刘路生“可以核对原稿,找回真相”——袁世凯只是把“民军”三字从“组织”二字前后移动,没有注释具体来源,显然没有全面利用这个发现 劣势敕令相关文案的考察,不仅填补了职位敕令生成史现有的缺环,而且有助于揭示民族边疆的国体构建和领土整合的意义 这是因为清末民初南北和平谈判时,随着清帝从“逊色”、“退位”向“辞职”的语言转换,“共和政”的南方语经过“共和国体”、“共和立宪国体”的北方转换,达成了“民主国体”、“五族统一”的新协议。 一、《张謇稿》缺乏构思,从《拟清帝逊位诏》中寻找《张謇稿》的真实面目,进而考证其草案时间、地点、撰改、流通,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研究构想。 根据各种想法,这个想法必须反省 罗宝善、刘路生在日本发现了“袁氏密书”,提供了处理各种遗留问题所需的资料。 袁世凯的手评语逊位诏书原件,在他们编辑的《袁世凯全集》前彩页中被称为“手评语清帝退位诏书”,在本文中被称为“手评语清帝逊位诏书稿”,在他们编辑的“辛亥时代袁世凯密爹:静嘉堂文库藏书”中被称为“清帝辞位诏书(二)” 名字不正确就做不好 退位、退位、退位这三个,哪个命名更正确,首先需要明确 据笔者介绍,“劣势”“退位”一词,特别是前者采用于张嶷的习性,孙中山也使用。 这个影响非常广泛,至今为止,很多论坛相被称为“劣势敕令”“退位敕令”,其实当时南北达成一致的说法应该是“辞职”,这个敕令应该被称为“职位敕令”或“”。 早在1911年11月11日,伍廷芳、张嶷等4人联名主张电监国摄政王载泽为共和国,在“大名”中发现“以尧舜自待”。 之后,致函庆亲王奕,确定“电求天皇和监国的劣势,赞扬共和国”。 11月13日,张嶷《库伦商会和各界电》表示“清帝退位,变为现在”。 直到唐伍南北议和,伍廷芳把“劣势”视为“辞职”,张谚也把孙中山1月5日说的自己的“劣势”等同于“退位”。 张謇拟《内阁复电》采用其常用的“劣势”词,判定该电的时间目前依然有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从采用“劣势”词来看,可以为推测其制定时间提供线索。 这是因为“内阁袁世凯”相继决定了反对“退位”“退位”的话,最后南方代表同意变更为“辞职”,从这个立场来看,袁世凯的文书题名中出现了“劣势”和“退位”的话,恐怕不太合适。 因此,本文的行文通常使用“辞职”“辞职诏书”一词 二、袁世凯在辞职诏书四点手里变更袁世凯提交手批诏书稿,张謇不是拟《内阁复电》,也不是张謇家藏本《拟清帝劣势诏》。 张謇拟《内阁复电》、辞位诏书、《拟清帝逊位诏》三个文案应该是前后生成的关系 关于辞呈的最终稿,袁世凯有非常具体的变更。 第一,增加“多”字,作为“多倾向共和”。 》第二,删除“及完全领土”,把“悉行付畀民”先改称为“完全公诸全国”,再将“完全”收归,“特率皇帝向全国公开支配权,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第三,把“全权”之后的“人民军”转移到后面,规定“即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共和国政府,与军民协商统一方法” 第四,在“五族”之后追加“完全领土”,作为“依然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似乎解释说之前特意删除的“完全领土”不能转移到这里。 根据《汪荣宝日记》的辞职诏,可以发表当天的日记,也可以显示手批原稿汪荣宝的思想痕迹 袁世凯的四手改动出现在张謇家藏本《拟清帝劣势敕令》中,这意味着比职位敕令晚的形成。 根据《张謇全集》页面投注,“《校补稿》原注:…传记列这篇文章没有准备好。 现在本传书者的补充字句略有不同,大体上没有障碍。 曹文麟识 ”作为张谚的弟子,曹文麟的认知有很大的限制:其中之一是张谚在《内阁复电》之外草拟了劣势诏书,其二是将袁世凯的手批混入了张谚思想中 叶恭绰回忆说:“到12月20日前,方打算动笔,南方已经定稿,电知道北京(听说这篇稿子是张季直赵竹君二公做的),然后有一位你重写了稿子。 这篇稿子的最后一句是“不是懿欤”四个字,是一位太史的亲笔,其余很令人钦佩 据刘厚生回忆,在《辛亥十二月》中,这篇稿子是他“二三十分钟草草”、张谚“略易数字”、“传授唐绍仪,唐用电通知北京”。 他听到电报到达北京,汪荣宝在《遂援笔撰改》中将稿子的最后一句改为“很有期待”和“懿欤” 他收录了这篇原稿,实际上是“内阁复电”的缩写 根据《民国梁燕孙先生士赞年谱》记载,“末三语为天津某巨公而作,末一语特别受称赞”。 综上所述,“某太史”“天津某巨公”为系汪荣宝 现有的资料可以让我们知道大约两点。 其一,与赵尊岳在赵家惜阴堂制作稿子不同,刘厚生以他“二三十分钟就能草”、张谚“有点数字容易”制作稿子,使用时胡汉民说的“不动的时候,脱稿提交”兼容。 笔者会检查的。 总之,南方的稿子成了张謇在唐绍仪电京,为双方承认 那时是12月20日即2月7日前后,是现在看到的史料最确定的时间记录 其二,在南方向北京投稿后,又经过很多人的手,比如“有你写了定稿”,汪荣宝不是改变了“懿”吗? 但是,从初稿到定稿似乎还有不少距离 李健青认为定稿的这句话是“幕后刘厚生的亲笔”,但辛亥时还是上海交大生的他显然只是“听”而不是根据。 因为这违背了刘厚生自己的话。 据新发现的日本静嘉堂文库《袁氏密书》记载,“给予皇帝,但长期受天赡养,岁月优游,重新审视世界升平,看到民生熙皛皛,意思满意,还没有什么遗憾”,后面两句话在手里“懿欤” 与《辛亥时代袁世凯密派遣:静嘉堂文库藏段》在文件影印中表现出的直观效果相比,《袁世凯全集》妨碍了《清帝逊位诏令各种撰改稿》(一)(二)稿的编排方法本身发现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编者的所谓(二)稿实际上 在《清帝逊位诏各种撰改稿》(一)稿中,“前经投降,召集国会,将国体移至公定。 最近,东南留寓诸大臣、使节和各港口商团纷纷打电话,说咸度是国会选举节目很麻烦,为了能不是一天就说明,呼吁明确下达敕令,按照舆论,迅速决定国体,平息战祸各等言论。 “以下措辞在(2)草案中删除了: 由此,(1)能够大致明确原稿及其手批草案时期 这次调查“降命”是在1911年12月28日 这天,袁世凯内阁联名奏道:“请召集宗支王公会议决定大计。” 在此基础上,“清廷致内阁”、“与各国务大臣的会席副署上谕”、“各省将军抚都统等电”,之后两者的文件完全一致,3份文件都出现了“共和政体” 根据1912年1月16日袁世凯密奏的《内阁御早定大计折》,袁世凯被“国体”“政体”区别开来 袁世凯认为,共和国政体只涉及政治体制,君公宗社、帝位邦家才涉及君主国体,总理大臣作为行政官负责“全国枢机”,在国体问题上不能“擅自断裂”。 对折的文案分别是提议召开宗支王公会议、召开皇族会议来制定大计,“君主国体”的表现非常确定,“共和”与“政体”而不是直接连用。 “内阁请抓紧决定大计的折中”明确表示“在和议的难期演奏”,可以在判定这个折中的大致时间提供参照系。 1月8日,伍廷芳庚三电复袁世凯说,袁先生的“前电停战延期到11月27日上午8点”。 这里的“前电”是指1月2日盐二电( 1911.12.31.8-1912.1.15.8 ),这里的“前电”是指1月2日盐二电,3日吴电不建议延期。 值得注意的是,最早3日伍觉电的黎元洪是单独报告,4日黎元洪电伍允,5日受电。 电文没有证明唐请展7日的具体启动,但按理说,上次停战结束后7日( 1911.12.31.8-1912.1.7.8 )或3日到7日( 1912.1.3.8-1912.1.11 )这3天 所有七天,不仅在1912年元旦之前有七天的停战期,而且在元旦之后也有七天的停战期,这一评价应该没有影响。 与桑兵基于前者不同,《袁世凯全集》的编者可能是基于后者,但判定速定大计折是在1912年1月5日前草拟的 我认为这个判定可以进一步斟酌 从孙中山北伐的实际过程来看,不顺利 孙中山北伐仅限于东部一线,黎元洪可能根据“唐代表停战期7日”的许可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从袁世凯电商的实际进展来看也不顺利 对于袁世凯“以和平处理为借口,建议延期”的要求,伍氏明确了延期期间。 “本代表允许再延期14天。 对此,袁世凯宥第三电1月14日电进一步确认了“停战期间14日为11月27日上午8点到12月11日上午8点”,即1月15-29日。 基于以上两点,如果把当事人溥仪认定的16日作为密折演奏日,草案日应该更早。 袁世凯12日提出了没有具体延期天数的请求,14日接到电话允许延期14日,因此这个折扣很可能预定在1月3-13日。 根据甘簃《辛亥和议秘史》,“共和国体”的新表现首次在朝廷诏书中出现,“共和立宪国体”一词的采用并不比这个时候早 也就是说,《清帝逊位诏书各种撰改稿》(一)稿及其手稿(二)稿是在2月3日以后草拟的 稿子的“著给袁世凯全权,准备共和立宪”被手动评分为“袁世凯应该全权组织政府,和民军协商统一方法”。 总人民安塞,领土保全 满、汉、蒙、回、藏五族依然能成为一个大中国,那是幸运的”,稿子“予与皇帝但得天赡养,岁月优游,重见世界升平,得民生熙皐,放心,尚无遗憾”最后两句话 )” 从横向分批的语气来看,这种分批变更是为原幕僚而不是原本人进行的。 从两点“略”的文案来看,其实(1)、(2)原稿都是“省略”的,(3)只有原稿齐全,张謇的“内阁复电”只有前者,没有后者。 从参照对象来看,张謇是“内阁复电”,(三)稿的出现时间比(二)稿早。 否则,就不能说是“略” (二)原稿中的“满、汉、蒙、回、藏五族依然成为一个大中国”改为(三)原稿袁手批原稿“依然满、汉、蒙、回、藏五族成为一个大中华民国”。 确实,(二)原稿的上述变更都不是张謇拟《内阁复电》的全部,“不懿欤”四字的变更确实来自汪荣宝之手,而不是徐世昌之手的话,其旁边的批次也必须是他。 另外,可以观察到(二)稿保存了(一)稿对国体问题的表现“应该亲自向天下公开权位,即规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在《优待清室条件各种撰改稿》第七稿中,编者有所谓的“第一行的右上端用别的笔迹批写的‘不使用这篇稿’四个字,产生了同样的问题。 其实,除此之外,原稿上还有第一项前面写着“今因大清皇帝宣布共和国体,以权力向天下公开”,其他批。 从笔迹上不能断定这批人是上述旁边的批人,但毫无疑问属于袁世凯这边。 另外,上述“以权位向天下公开”的说法也同样来自梁士诵的可能性很高 根据《伍廷芳告知全文》,2月12日下午,伍廷芳观看了《内阁回电》。 11日发出了与辞职诏书完全一致的上谕,给伍廷芳、孙中山发了电,孙中山13日上午“得到了退位诏书”,张謇日记称,2月16日“清帝日劣势”,18日在家。 但是,伍廷芳是所谓的“内阁回电”,孙中山是所谓的“退位诏”,张謇是所谓的“劣势诏”,毫无疑问,文案是完全一致的 胡汉民说的“退位宣言书草案”是指比较模糊的事情,与此相对,胡汉民、张孝若说的“内阁复电”更明确,其实是张謇模拟的“内阁复电”。 两者的文案并不完全相同,但根据伍廷芳的说法,可以证明“内阁回电”和“内阁复电”之间有某种内在的联系 这里的悖论是,张孝若所谓的“来到我父亲手里”的“内阁复电”不是张谚中看到的“劣势诏”,张谚的“劣势诏”预感到“来日本很难”,在于其隐忧和两者的不同。 综上所述,张謇计划“内阁复电”的大致时间范围为1911年11月27日-1912年2月7日左右,实际上可以进一步明确时间点 根据胡汉民的书信,判断张谚计划“内阁复电”的时间至少需要三个条件:第一,“时优惠条件已决定”。 第二,胡汉民是“适应上海”。 第三,张謇、唐绍仪、胡汉民三人都要在上海 从1911年12月25日到1912年1月1日期间,符合张、唐、胡三人在上海的条件 综上,就职位诏的形成史而言,张謇拟《内阁复电》的第一个可能时刻是1911年12月25-31日,最晚是1912年2月6-7日,袁世凯手批可能是9-10日 三、共和:政体到国体辞位诏书中所说的“政体”,需要立宪君主,实际上强调立宪,与强调共和的“共和立宪国体”不一致 “共和政体”、张謇、孙中山、蔡元培,甚至唐绍仪在1911年12月30日的上海第四次和平谈判会议上使用的也是这种组合表现。 “共和国体”是对应唐绍仪、袁世凯提出的所谓“国体问题”,根据国会的公审君主、民主(共和)这一“转换之法”产生的组合表现 有必要从共和国变成国体,明确其具体情况 根据张謇拟《内阁复电》及张謇同期的类似言论,如“众议政体”“会议政体”,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张謇的“国体”“政体”思想 张謇拟《内阁复电》中,出现了两次“政体”:其中之一是“法定政体”,与辞职诏书相同。 其二,“政体一天决定不了”,职位敕令变更为“国体” 张謇拟《内阁复电》说是“民主立宪政治”,将敕令辞职为“共和立宪国体”,但后者的表现不是来自张謇吧 张嶷将政体分为“少数政体”和“多数政体”,在幼年时期区分“立宪国”和“专制国”的基础上,将从“专制”向“立宪”的变化视为“改革政体” 张嶷“国体”一词的运用多以与“政体”相同的电文出现 张謇说,专制、民主是“国体”的区别,是最高政权机关的问题。 君主、共和国是“政体”的区别,是政权组织的形态问题 上海和平谈判开始前法部副大臣梁启超表达了“国会定国体”的思想,上海留守各省代表电袁世凯采用了“共和国体”一词,汉口各省代表联合会采用“共和政体”作为共识表达 12月9日伍廷芳作为11个省的总代表被派往谈判,在12月20日的第二次唐、吴会谈时双方对“民兵主张共和立宪”有确定的共识和完全一致的表现,12月28日晚上得到袁世凯电后,第二天召开第三次会议 所以最好赶紧决定 ”唐言:“所以问皇室优待的事。 “伍言:“最好先决定国体问题。” 迄今为止,逐渐形成了“民主”,特别是“共和”与“国体”相对应的南北共识,也出现了“共和国体”的表现 从“共和政体”到“共和国体”,不仅是名词的差异、表现的差异,也是清末民早期历史变革的内涵变迁 这里值得注意的表现细节是唐伍会谈时,伍廷芳于1911年12月20日在对“君主立宪”的意义上采用了“共和立宪”,而“共和立宪”一词是唐绍仪首先提出的 在唐绍仪方面,“君主共和问题”、“君主民主问题”、“国体问题”具有同等的含义,共和民主都是国体表现,职位诏书的“共和立宪国体”这一表现本身很可能是北方语 张嶷将“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和“民主立宪”相对置,没有“共和立宪”的表现 或者可佐证、辞位诏,特别是“作为共和立宪国体”,不是出自张謇之手,而是来自袁世凯的幕僚 《袁世凯全权和民军组织临时共和国政府》的改元稿也来自袁世凯幕僚,强调了袁世凯的权力。 袁世凯把“民军和”字移到后面,明显降低了民军在南北共和国、组织统一政府中的地位 意图使袁世凯成为自己权益的保障者,隆裕太后有两次相似的表达 唐在礼作为侍从武官,其回忆当然有可采纳的地方,但本人说:“关于敕令的传闻不少。 到底怎么样,不太清楚”。 “也许是因为隆裕太后对革命党的担忧,袁世凯实际上起了辞去遗嘱执行人的作用 四、国体:从共和国到民主南京临时参议院北迁北京,参议员们开会就“民主”“共和国”是“国体”还是“政体”的问题进行了表决 根据表决,法律上明确为“民主国体”而不是“共和国体” 南京临时参议院就这样悄悄地完成了从“共和国体”到“民主国体”的语言变奏,而“共和立宪国体”这一职位诏书的语言本身就是透视清末民早期历史统一性的关键词 清末民初,联邦制的声音和反联邦制的声音交错 关于藩部在清朝国体的构筑意义,杨度有着独特的认知,所谓蒙回藏“各为其地主”,是清帝在五族范围内所谓“中外共主”的国体基础 在“统一民主国体”下,蒙藏青海地方换行省县两级制的立法规定被认为是“统一”一词的基本含义,但实际上追加了省宪这个联邦制要素 在这种思想语境下,张謇的“合五族”定位更好 五族结合的基本做法是张謇“纳两族在共和中”的思想在纳五族共和中一定有相当大的适用性 这种“汉财蒙力”结构是“中财外力”模式的缩影,其实也是清帝国边境管理的制度遗产 张嶷《致袁世凯电》建议“采众论定政体”,这里确定了“政体”应该定论的思想 张謇《致袁世凯函》直接出现了“共和政体”的概念。 从“在共和民主之间调停”可以看出,共和、民主在张謇那里有比较切实的划分,共和政、民主国体的思想暗示了这一点 共和国政体和民主国体之间的调停、总统和国会之间的调停、汉、满总统和蒙、次、藏大皇帝之间的调停,表明了张謇在整合清末疆域方面的想法。 从“会议政体”的说法来说,倒更接近于辞位诏书“开国会议、法定政体” 从清末立宪准备的过程来说,1911年11月3日颁布宪法“十九信条”后,政体从“国会公审”变成了清政府推迟立宪的“转换”法 从武昌首义后的政治形势来说,共和政或共和立宪国体宣布皇帝不经过“国会”的决议就可以了,势在必行 张謇最初主张劣势宸裁在制作《内阁复电》时主张劣势公审,历史的迅速发展前进着相反的行程 职位诏书的所谓“依然是五族”,继承了“满蒙一体”“满汉一家”的国家制度遗产,其运营实际上经常在单一制和联邦制之间游走,具有“行为联邦制”的优势,这成为民初构建国体的重要方面 关于从总统制到内阁制的民初政体变革,有被谷钟秀批判为“因人立法”的解释 孙中山的政体主张也有变化,从1895年“创立合众国政府”,1897年“把联邦置于共和之名”开始倾向于联邦制,直到1912年1月21日南京临时政府内阁会议主张中央集权,1913年确定主张内阁制。 孙中山、谷钟秀根据政府组织的形态将政体划分为总统制、内阁制,与梁启超的政体概念一致,但孙中山将联邦制、单一制视为政体,与梁启超的国体不同 联邦国体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很多实行总统制政体,但君主国体集权专制从以前就流传下来,改革虚君议会内阁制很普遍,当时如果能够充分重视胡汉民的各省联邦总统制构想,就有力量保证参议院、内阁 蔡元培为迎接袁专使谈到了总理的组阁问题,当时袁认为“在北京举行就职仪式,与南京、武昌协商内阁总理,总理在南京统一政府,与南京前设置的临时政府交替”。 蔡元培被政体、国体概念都采用,“共和政体”也没有与国体混淆 “从专制政体到共和国政体”这一“过渡时代”的特殊历史邂逅,无形中提高了唐绍仪作为第一代内阁总理的历史地位,事实上加强了总理对总统组阁权的制约 关于国务员副署权,宋教仁于1911年12月31日主张修改《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追加了这个权,但在1912年1月2日没有通过,《临时合同法》追加这个权的只有宋教仁不能担任法制院长吧。 笔者认为《大纲》和《临时条约法》之间存在从总统制向内阁制的政体变革,说法有简单化的倾向,谷钟秀的所谓国体政体配合论(联邦国体配合总统制、单一国体配合内阁制)也很难说没有法律和事实根据,很重要吗? 《临时条约法》第三十条规定“临时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颁布法律”。 第44条:“国务人员助理临时总统负责” 第45条:“国务人员在临时总统提出法律草案颁布法律、发布命令时担任副署的 第四条:“中华民国在参议院、临时总统、国务人员、法院行使其支配权。 总统总揽政务,国务员(内阁总理、各部总长)助理、副署,两者对参议院负责,在法律上可以说是具有某种内阁制特征的总统制 从辞位诏书的“共和立宪国体”,到南京临时参议院决议的“民主国体”,再到“中华民国宪法”第一章“国体”第一条规定的“中华民国始终是统一民主国”的“统一民主国体”,“国体”的表现日益明确,辞呈 《中华民国宪法》第十三章宪法的修改解释和效力的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国体不能是修改的议题。” 这保证了“永远”的效力,“统一民主国体”的表现再次得到确认 事实上,在君主立宪政体和共和立宪国体之间,历史的迅速发展选择了后者,但这不能忽视君主立宪政体曾经是清末的政体选项 延缓立宪政体,导致君主国体不保是清政府的历史命运 关于如何限制支配权,代表人民的参议院如何限制对外代表国的总统不是敕令发表时的核心议题 五、结论:对上述职位诏书袁世凯手批的复制考察,特别是发掘“劣势”、“共和立宪国体”、“完全领土”三个关键词的变迁,有助于揭示清末民初的国体构建对民族边疆的整合意义。 第一,袁世凯获得了清帝退位诏书的发现,因此在清帝退位诏书中,袁世凯、张谚各自的思想得以区分 可见“辞职”作为清帝优惠条件谈判的正式电文公文语言,逐渐被张嶷孙中山伍廷芳关于“退位”、“劣势”的表现所取代 张謇拟《内阁复电》是清帝逊位诏书的最初形态 袁世凯的四手变更一定是共和条、支配权条、全权组织政府条、领土条出现在张謇家藏本《拟清帝劣势敕令》中,正式敕令公布后出现的 第二,1912年4月3日在南京临时参议院开会将“共和政体”变更为“民主国体”,其意义应该放在清末民初的国体因革立场上理解 根据辞位诏书“依然是五族完全领土成国”的思想和“共和立宪国体”的表现,南京临时参议院对“民主国体”的决议,弥补了条约法制定的不足 政体、国体概念相继出现在清帝辞位诏书中,被袁世凯认可,袁世凯的思想变化与清末民初的形势变化一致 从“共和政体”到“共和国体”,不仅是名词的差异、表现的差异,也是清末民早期历史变革的内涵变迁 退位共和国-劣势公审-退位宸裁三步曲的共识脉络逐渐明确,清末民初的国体共识三步曲也逐渐达成:君主国体-共和国体(共和国政体) -民主国体 第三,职位诏书“还五族成国”的思想和“共和立宪国体”的表现,来自袁世凯幕僚之手,两者合并,是“中华民国宪法”“统一民主国”的国体表现的重要思想来源 五族框架是建立在帝国“五族共主”和民国“五族共和”之间的制度桥梁,国体民族、政体民族的特殊可能有助于在尊重历史前传达的基础上更好地反思近代多民族国家的制度构建问题。 袁世凯对清帝职位诏书的批复,强调了对蒙藏土地的领土意义、主权意义 蒙藏地区作为二十二行省以外的地方单位,有对其地位的认识逐渐展开、深化的过程 民族机会平等和民族地位平等是前者是行政体制的政体问题,后者是国家体制的国体问题 好好明确共和国体和共和国政体的领域,和孙中山的政权和支配权领域一样,将有助于开拓近代史研究的新局面 这是缩短版,请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

来源:彭博新闻网

标题:时讯:宋培军:袁世凯手批清帝辞位诏书的发现及其对清末民...

地址:http://www.pks4.com/ptyxw/16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