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02字,读完约2分钟

在2017年世博会期间,时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局长的郑小年表示,未来10年,FAST的数据量预计将达到100PB。 贵阳,4月12日,科技日报-《中国之眼》如何应对疫情考验下海量数据带来的巨大挑战?随着FAST科学研究和数据处理中心的建设,这个问题可能会得到解决。12日,记者从贵州省桂安新区了解到,拟在桂安新区建设的FAST科研与数据处理中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准。

快速科学研究和数据处理中心即将建成

在2017年世博会期间,时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主任的郑小年表示,未来10年,FAST的数据量预计将达到100PB。事实上,作为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中国之眼”早在调试期间就受到了海量数据的困扰。特别是在使用了19束之后,“中国之眼”将每秒的峰值数据速率从2G提高到了38G。由于有限的存储和计算能力,科学小组不得不压缩数据,但仍然面临数据积累的危险。

快速科学研究和数据处理中心即将建成

在官方“任命”之后,“中国之眼”肯定会产生更多的“天文”数据。根据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的公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购买了30PB的存储集群用于FAST数据存储,以应对数据存储挑战的爆炸式增长。FAST科研和数据处理中心的建设更加迫在眉睫。

据悉,FAST科学研究与数据处理中心总投资约1.7亿元,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其中包括拟在桂安新区大学城建设的约2.012万平方米的科学研究中心和位于平塘天文镇的7880平方米的数据处理中心。建成后,“中国之眼”将最终完成观测、科研和数据三个完整的科研框架,为长期运行产生的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计算提供支持条件。

目前,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桂安新区已完成相关征地工作。到目前为止,除了FAST的科研和数据处理中心,桂安新区还聚集了大量的行业领袖,如苹果、华为和腾讯。这些数据正式投入使用后,桂安新区的服务器总数将达到360万台。在新的基础设施风口,桂安新区的大数据产业可能迎来新的机遇。(记者何星辉)

责任:叶壮

来源:彭博新闻网

标题:快速科学研究和数据处理中心即将建成

地址:http://www.pks4.com/ptyxw/2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