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5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几天前,4月份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其中1.7万亿元的新增贷款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贷款去哪里了?实体经济得到了多少财政支持?

目前,为了有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复苏和发展,金融反周期监管得到了极大加强,信贷投放速度明显加快。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万亿元,同比增加6818亿元。4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1%,为2019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贷款需求的反弹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改善。从新的信贷结构来看,居民和企业贷款增长呈现亮点。

受疫情影响,中国居民消费和购房支出一度大幅下降,贷款需求也大幅下降。然而,自3月份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来自家庭部门的贷款有所改善,扭转了2月份家庭贷款的负增长。4月份甚至延续了3月份的良好趋势,家庭贷款增加了6669亿元。

家庭部门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消费部门,其信心的增强有利于实际经济增长的恢复。那么,个人消费贷款是如何支持消费者在4月份购买时“购买”的呢?

数据显示,4月份个人消费贷款增加4782亿元,同比增长90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加3675亿元,同比增加173亿元,总体保持稳定。

国家财政与发展实验室特约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目前,中国的防疫和控制战争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生产生活秩序加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刺激消费政策出台,房地产金融政策保持了连续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在这种背景下,家庭部门消费贷款的增长已经逐渐恢复。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贷款增速迅速提高,中长期贷款增速明显。4月,企业贷款增加9563亿元,同比增加6092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5547亿元。

获得贷款后,企业投资了哪些领域?

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4月份信贷继续大力支持社会抗击疫情。卫生和社会工作部门的贷款增加了113亿元,而运输、仓储和邮政部门的贷款增加了1399亿元,两者都比去年有显著增长。此外,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也得到了大力支持。4月,批发零售贷款增加258亿元,同比增加698亿元。

此外,在全面推进恢复生产和工作的背景下,许多金融机构将支持制造企业视为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4月份,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业等关键行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速均达到近期高点。

数据显示,4月底,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8%,比上月底高1.1个百分点,为2011年3月以来的最高点。其中,用于高科技制造业的长期和长期贷款继续快速增长,4月底余额同比增长39.9%,比上月末高0.7个百分点。

目前,实体经济面临巨大下行压力,流动性合理充足,市场担忧:是否会有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行业?

央行的数据试图回答这个问题:4月份房地产中长期贷款增速稳定,同比增长10.5%,比去年底低0.9个百分点。

董希淼认为,在加强货币政策反周期调整的同时,相关部门不断发布房地产金融政策稳定的信号,从而更好地起到稳定预期的作用。

下一阶段,金融反周期监管将进一步加强。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认为,在中国人民银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指引下,银行信贷将加速流向基础设施、制造业和防疫相关企业。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有望继续提高,有效促进工作和生产恢复,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记者、张)

责任:叶壮

来源:彭博新闻网

标题:1.7万亿元新增贷款去向何方?

地址:http://www.pks4.com/ptyxw/2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