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32字,读完约8分钟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国内实体经济面临需求不足的挑战,导致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从消费物价指数的角度来看,同比增幅仍然很高,主要是因为猪肉和其他个别食品的供求关系周期性紧张。专家建议,中国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要积极扩大内需,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为什么消费物价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剪刀差”扩大了

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是衡量价格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观察一个经济体是否经历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重要依据。

然而,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消费物价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趋势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往往是不一致的。特别是,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有所扩大,生产者价格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两者之间的“剪刀差”继续扩大。

这两个衡量价格水平的重要指标明显存在偏差。价格上涨还是下跌?“剪刀差”背后的重要信息是什么?偏离将如何影响经济运行?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影响因素是不同的

2019年前两个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幅逐月收窄,自3月份以来增幅持续扩大,今年以来已进入“5”区间。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同比增幅持续下降。尽管在几个月内略有反弹,但生产者价格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呈现出不同的趋势,二者之间的“剪刀差”也在不断扩大。2018年1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比生产者价格指数高出1个百分点。自那以后,两者之间的差距继续扩大,自去年10月以来扩大到5个百分点以上。

「消费物价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按年升幅呈剪刀差,主要是由于影响两者趋势的因素不同。」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国内实体经济面临需求不足的挑战,导致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从消费物价指数来看,它的同比增长仍然很高,主要是由于猪肉和其他个别食品的供求关系周期性紧张。

为什么消费物价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剪刀差”扩大了

“如果传输渠道顺畅,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趋势应该趋同或有很强的相关性,但事实并非如此。”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分析,近期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供给侧干扰,特别是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的影响,猪肉价格上涨推高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核心消费价格指数通常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远离通胀。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和国际商品价格下跌。

为什么消费物价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剪刀差”扩大了

“今年2月,受疫情防控影响,工业企业停产,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由上升转为下降。广大群众选择少出门,但由于对肉类、鸡蛋、蔬菜和其他食品的刚性需求,采购更加集中,采购量增加。此外,食品还受到物流等因素的影响,供应趋于紧张,将消费价格指数推高至同比高位。”唐建伟说道。

唐建伟还表示,在构成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商品和服务中,上游和下游都是高度市场化的,上游环节的成本变化很容易传递给下游甚至消费者。在工业产品领域,下游生产能力大,竞争充分,但上游原材料市场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也容易导致CPI与PPI之间的剪刀差。

“价格剪刀差主要受到猪肉价格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以及中国上下游价格传导不畅的影响。”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表示,自2019年以来,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消费者价格大幅上涨,原因是猪肉供需缺口不断扩大。水果、蔬菜和其他食品及服务的价格总体温和上涨。从生产者价格指数来看,虽然与国内需求疲软有关,但主要受全球需求疲软的影响。全球需求增长疲软拖累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影响了国内生产者价格指数趋势。

为什么消费物价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剪刀差”扩大了

没有“滞胀”的基础

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是不同的,特别是近几个月来,消费价格指数的同比增幅已经进入了“5”区间。生产者价格指数连续数月同比下降,今年前两个月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放缓。有些人担心中国经济会出现“滞胀”。

所谓的“滞胀”指的是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和经济中价格异常高的时期。然而,中国2019年的经济增长率为6.1%,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第一。就业形势正在改善。传统动能的转化和发展速度正在加快。新的动能正在加速。经济发展潜力不断释放。没有所谓的“滞胀”基础。周对说:

“从价格角度来看,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主要是由于个别商品价格的波动。价格全面上涨是没有根据的。此外,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中高增长,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可能会明显放缓,但这主要是受疫情影响,而不是因为内生动力不足。”徐洪才说。

在唐建伟看来,判断“滞胀”是否为“滞胀”需要从经济理论的角度同时满足三个标准。一是经济停滞或负增长;第二,存在明显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达到两位数或高于经济增长率。第三,失业率高。从这三个标准来看,中国主要经济在个别月份的波动并不是典型的“滞胀”。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仅CPI同比增长和PPI同比下降并不能导致中国经济“滞胀”的简单结论。然而,消费物价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之间的“剪刀差”将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影响经济运行。

根据徐洪才的分析,消费价格指数继续逐年扩大,这意味着银行存款的实际利率将下降,这将影响普通人的财产收入,从而影响消费。生产者价格指数继续同比下降,企业资产负债表萎缩,融资成本和杠杆率上升,投资进一步扩张受到抑制。

如果CPI和PPI长期形成明显的背离,也会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如果生产者价格指数继续下降,这意味着工业部门继续遭受衰退,企业的经营业绩正在下降,这需要宽松的政策支持。然而,宽松的政策很容易导致消费者方面的通胀,甚至导致一些本地风险继续累积。”周对说:

扩大有效需求

进入第二季度后,随着疫情防控效果继续显现,气温逐渐回升,一系列鼓励养猪的政策继续释放效果,预计农产品价格将稳步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幅将逐步收窄。然而,由于国际原油和其他商品价格的进口紧缩,生产者价格指数可能会继续逐年下降。消费物价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之间的“剪刀差”将持续一段时间。

根据徐洪才的分析,供应链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流行病对消费品的影响。然而,随着生产的恢复和养猪政策的影响,蔬菜和水果的供应是充足的,消费物价指数将逐年“从高到低”上升。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剪刀差”有望在年底缩小。

“为了应对‘剪刀差’对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不利影响,关键是不断扩大有效需求。”徐洪才建议,在全球需求疲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之际,中国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高质量和效率,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合理充足的流动性。同时,要积极扩大内需,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为什么消费物价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剪刀差”扩大了

「影响消费物价指数与生产者价格指数偏离的主要症结是结构性问题。为了控制剪刀差,我们必须全面实施政策,不断深化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周建议一方面中央政府要继续实施一系列稳定物价的政策和安排。特别是要继续对猪肉供应进行专项控制,努力增加市场供应,配合物流、卫生监督等部门创新供应模式,减少生猪养殖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要密切关注群众的需求,提高他们的消费水平,给潜在的企业一些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并通过金融和信贷结构性政策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国内供需再平衡,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

为什么消费物价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剪刀差”扩大了

唐建伟认为,未来整体消费物价指数将趋于下降,通胀压力有望得到缓解。从生产者价格指数的角度来看,油价和商品价格的下跌对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影响将更加明显。疫情将导致生产和需求放缓,生产者价格指数的下降可能会扩大。未来,只有当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基础设施投资等稳步增长增加,或者工业生产将被带动起来时,生产者价格指数才有望逐步回升。(记者林火灿)

为什么消费物价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剪刀差”扩大了

责任:叶壮

来源:彭博新闻网

标题:为什么消费物价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剪刀差”扩大了

地址:http://www.pks4.com/ptyxw/2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