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30字,读完约8分钟

国内金融ic卡芯片企业终于迎来了一个久违的发展机遇。

根据央行的规定,从2015年起,中国将使用安全性更好的金融ic卡取代磁条银行卡,磁条银行卡将很快退出历史舞台。在现阶段,“换芯”的帷幕已经拉开。根据中国数十亿张纯磁条卡的预测,这将是一个拥有数十亿张卡和数百亿元人民币的巨大市场。

长期以来,中国的芯片市场一直被外资企业垄断。由于外资企业起步早、技术强,国内金融ic卡芯片企业一直难以匹敌。另外,我国金融ic卡行业之前没有国家认证标准,所以国外认证机构对国内金融ic卡芯片企业不开放,这使得国内厂商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

然而,随着银行卡置换浪潮的开始,国内金融ic卡芯片企业找到了突破的机会。

机会

芯片卡在中国的“大迁移”始于2011年。

2011年3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的意见》,正式启动银行卡芯片在全国范围内的迁移,并决定从2015年1月1日起,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卡应为金融ic卡,所有接受银行卡的联网通用终端均可接受金融ic卡。

2014年5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逐步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部署金融ic卡降级交易的逐步关闭,进一步加快了全面暂停发行磁条卡的进程。

根据央行数据,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累计发行金融ic卡超过10亿张。去年前三季度,新增金融ic卡4.5亿张,占新增银行卡的80%以上。

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有限公司(1385hk,以下简称复旦微电子)总经理助理刘亦菲表示:“目前,中国的纯磁条卡数量高达34亿张,这一大规模的‘核心交易’将是一个拥有数十亿张卡、数百亿元人民币的巨大市场。”

因此,随着"换芯"浪潮的开始,国内金融ic卡芯片企业也将迎来大量商机。中国政府的支持使这些企业更加强大。

自2011年以来,中国银联与中央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共同推动建立全国金融ic卡安全检测中心,该中心已于2013年底建成并通过验收测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支持“国家金融ic卡测试中心”专项项目。与此同时,央行开始组织芯片设计企业、卡制造商和商业银行开会交流,介绍产品,讨论国内芯片金融ic卡的试用。自2014年以来,一些商业银行在上海、重庆、广东、河南和湖南进行了试点。

银行卡“换芯”大幕拉开 金融IC卡企业借势突围

2012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密码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银行设立了金融行业安全ic卡和密码应用专项,工行、银联等6家金融机构作为试点单位。目前,国内6家芯片设计企业的13款芯片已经通过了芯片安全性测试。

2013年2月5日,国内金融ic卡的国家标准pboc3.0正式发布,统一了中国金融ic卡的新标准。pboc3.0的标准是实现卡和终端密码算法的本地化,保证金融交易的安全性,实现自主控制。此外,央行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金融ic卡应用的通知》,明确从2015年4月1日起,银行新发行的芯片银行卡应符合pboc3.0规范。

可见,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国内金融ic卡芯片制造商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困境

除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复旦微电子总经理刘亦菲对自己的产品也充满信心,他的产品是国内生产金融ic卡芯片的第一梯队。

“复旦微电子的金融ic卡芯片完全满足国内用户的需求,公司已经做好了量产的一切准备。一些银行已经开始使用它,我们有信心在未来赶上外国金融ic卡供应商。”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虹设计)副总经理谢也表示,为了提升自身芯片的市场份额,华虹设计正在不断创新产品。

华虹设计的芯片支持两套国际和国内算法,这意味着其芯片成本远远高于支持一套算法的成本。因此,有必要通过芯片设计来改变芯片的结构,以保证支持两套算法的芯片不会增加银行成本,因此需要设计创新。谢认为,定制设计是华虹设计技术创新的突破口。一个芯片中有数千万个晶体管,这很难手工完成。通常使用自动化工具,但是自动化工具的性能不能达到最佳水平。华虹设计通过对重要模块的手工精细干预,成功地提高了性能,降低了成本。

银行卡“换芯”大幕拉开 金融IC卡企业借势突围

与此同时,谢也指出,由于国家产业水平的限制,国内芯片制造工艺与国外将会有一两代的差距。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华虹采取了生产发电、开发发电和运营发电的解决方案,以加快公司的升级换代。他希望在两到三年内把公司的技术水平提高到国外领先企业的水平。

但是,必须明确的是,虽然国内企业对未来芯片市场充满信心,但与国外企业相比,客观上仍有许多差距。

去年9月,在一家经纪公司举办的小型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ic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晓峰表示:“现在在中国生产硬件终端没有问题,但芯片是中国的软肋。尽管央行推动了金融ic卡芯片的本地化,但中国的芯片技术仍然跟不上。”“智能芯片行业始于欧洲公司,它确实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世界上其他国家很早就完成了从磁条卡到金融ic芯片卡的转换,而我国近几年才开始换芯,所以国外芯片在中国领先了一段时间”,刘亦菲也指出。据了解,目前中国金融ic卡芯片市场主要由荷兰恩智浦、德国英飞凌、韩国三星等国际巨头瓜分。

银行卡“换芯”大幕拉开 金融IC卡企业借势突围

同时,由于中国银行(报价、咨询)与国外芯片制造商多年的合作,很难一次性轻松替代国产芯片。工行负责芯片采购的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国内金融ic卡芯片从未大规模投入生产,也没有经过大规模应用测试,而银行的信用体系是核心资产,因此银行不可能冒着损害声誉的风险,将采购成本降低数亿或数十亿。”

银行卡“换芯”大幕拉开 金融IC卡企业借势突围

此外,尽管中国已经发布了pboc3.0技术标准,但国内制造商仍在呼吁推广pboc3.0技术标准,使其与国际标准兼容。然而,由于中国的密钥系统与世界不同,虽然pboc3.0也是基于emv标准设计的,但它不能与emv标准兼容。

突破

因此,国内企业要想成功突破大环境,还有很多路要走。

谢最近正在努力拓展产品的实际应用。“目前,他已与十多家银行合作进行样品检测”。他告诉《经济观察报》,华虹一方面通过在商业银行做少量发卡试点来测试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利用国内联名卡的机会。根据中国的规定,为了国家安全,所有联名卡必须使用国内芯片。截至2013年,中国已经发放了12亿张第二代身份证和6.29亿张社会保障卡。华虹设计拓展了双界面卡芯片在联名卡行业的应用,已发行700多万张。

银行卡“换芯”大幕拉开 金融IC卡企业借势突围

此外,刘亦菲还认为,未来国内企业有必要打通与下游卡厂商、银行和系统技术厂商的关系。他指出,自主可控创新将是复旦微电子未来的重点布局。“芯片的生产、加工、制造和测试是一个漫长的产业链,国内芯片制造商必须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具有可控能力。如果只有部分环节被控制,其他很多环节被外国企业控制,就没有达到自主可控的效果。”

银行卡“换芯”大幕拉开 金融IC卡企业借势突围

同时,复旦微电子也计划继续投资研发费用。刘亦菲表示:“国内企业需要加大投资,向银行、政府和消费者证明,他们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是可信的。企业必须投资跟上发展的步伐。对于芯片的兼容性、安全性和认证,生产技术和测试技术的提高,以及许多其他方面都需要不断投入研发。去年,复旦微电子在R&D的投资约为2亿元,未来将根据销售投资比例继续增加。"

银行卡“换芯”大幕拉开 金融IC卡企业借势突围

此外,复旦微电子未来将在银行、金融机构、手机和可穿戴设备领域推广金融ic卡芯片。与此同时,公司开发了一个nfc在线服务平台(nfc指的是将非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式读卡器集成到移动电话或智能终端中的技术,非接触式ic卡指的是非插入式卡),以连接各行业的应用制造商。目前,该平台已经为小米上海公交卡应用提供了空查询、空存储等运营服务,未来金融ic卡的功能也可能在该在线服务平台上实现。

银行卡“换芯”大幕拉开 金融IC卡企业借势突围

综上所述,国内芯片公司正竭尽全力利用外资抢占中国芯片市场。然而,在业内许多人看来,提高技术、供应链、产品和标准的国际化需要时间。因此,在现阶段,国内厂商争夺市场份额的最有效策略很可能是价格战,因为国内芯片的成本和价格远低于国外芯片。

来源:彭博新闻网

标题:银行卡“换芯”大幕拉开 金融IC卡企业借势突围

地址:http://www.pks4.com/ptyxw/4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