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780字,读完约17分钟

掌上卡北斗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即时定位和求救;使用北斗精确计时功能开发的手表可以“永久”省去设置时钟的麻烦...如今,随着国内自主芯片集成度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芯片小型化、低功耗、射频基带集成等技术的发展,“北斗”产品已经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汽车导航等大规模消费领域。,而相关产业也受到资本的青睐并站在风口浪尖。

北斗图谋"互联网+"式扩张:千亿市场引资本竞逐

行业焦点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突破,北斗导航现在已经进入了“北斗+”大批量消费应用扩展的时代。北斗+交通、北斗+旅游、北斗+教育、北斗+医疗等概念已经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

随着北斗从亚太覆盖到全球覆盖,北斗应用将逐步走出象牙塔,开始无边界扩展。一些券商认为,“北斗+x”的行业信息市场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1000亿英镑的蓝海市场。记者注意到,目前,许多传统的北斗导航上市公司正在争夺他们擅长的“北斗+”市场。“北斗已经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一位从事北斗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向《国家商报》表示,虽然gps具有传统优势,但北斗只是在商业使用之初赶上了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爆炸式发展。

北斗图谋"互联网+"式扩张:千亿市场引资本竞逐

“北斗+”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北斗与各行业的结合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许多技术和监管问题也不清楚。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很多资金已经投入到北斗系统中,却不知道它在做什么。

全面走向大规模应用

四川北斗汽车联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北斗汽车联盟)位于成都青羊区工业园区,一直专注于北斗汽车联网的产品销售和服务提供商。由于嗅到了北斗大规模消费领域的巨大潜力,公司近年来开始在更多领域开发和生产北斗终端产品。

在公司的产品展示区,记者看到了公司开发的用于儿童保健的便携式北斗设备。设备上有几个按钮,如“求救”按钮、设置特定电话的拨号按钮等。

成都另一家北斗汽车电子设备制造商也透露,该公司将在下一步探索北斗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并已生产出配有北斗导航的手镯。

北斗一代自2003年底正式投入运行,主要应用于国防和安全领域,以及渔业等一些特定行业。随着芯片小型化、低功耗和低成本的发展,北斗已经全面应用于公众。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启在刚刚结束的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业内称为北斗年会)上说:“以前,我们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体现在交通、海洋渔业等行业的典型应用中。现在,‘北斗’应用已经开始高速进入大众应用市场。”

据报道,截至2015年4月,与北斗等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导航基带和射频芯片/模块销量超过600万。新一代芯片研发取得重大进展,将满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全球市场的应用需求。随着国内自主芯片集成度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北斗产品已经在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和汽车导航等大量应用中得到应用。

业内普遍认为,如果北斗产业真的发展壮大,最终将取决于民用市场的推广,而进入民用市场的最佳途径是智能手机和汽车导航。"民用空房将会有很大的市场."光大证券分析师田明华表示。

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统计,2014年,中国北斗导航产业产值超过100亿元;在智能手机领域,三星和华为去年推出了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手机;在汽车导航领域,已有20多个品牌、200多种型号的北斗汽车导航仪进入国内外市场。

移动互联网促进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斗导航应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在智能交通、智能医疗和智能城市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北斗与多产业的结合已经逐渐在业界达成共识。“北斗的商业价值将在未来爆炸。北斗可以增加很多产业形成“北斗+”,比如北斗+旅游...任何一个领域一旦成功,空的市场空间就非常大。”四川北斗汽车协会总经理张建民说。

另一位从事北斗多年的业内人士也告诉记者,北斗基于定位服务,可以深入很多行业。除了定位服务,它还可以通过行业应用中的互联网思维实现未来的财务统计和人事管理。“现在每个行业都有它的痛点。除了经济效益,北斗+n应用还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国泰君安(报价601211,咨询)最近报道,随着北斗从亚太覆盖向全球覆盖转移,北斗应用将逐步走出象牙塔,开始无边界扩张。参照trimble等海外领军企业的发展轨迹,“导航定位+x”行业信息市场是一个1000亿的市场。

《国家商报》记者了解到,许多北斗上市公司已经开始涉足民用市场,其中一家公司还透露,该公司试图在旅游甚至足球训练领域开发北斗可穿戴产品。

去年年底,绿野。户外运动品牌探路者(报价300005,咨询)(sz 300005)的户外活动网站,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提供商广东侨兴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便携式可穿戴产品。

它也是一个导航应用系统。为什么全球定位系统在中国没有听到“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上述知情人士向记者解释说,虽然gps已经成熟了这么多年,但之前的互联网发展、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都没有发展起来,而北斗开始商业化使用,赶上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上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提出,北斗赶上了一个好时代。“现在大数据也需要定位服务,所以北斗发展得很快。”

北斗图谋"互联网+"式扩张:千亿市场引资本竞逐

尝试建立一个商业模式

“北斗+”前景光明,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尝试仍在探索可行的商业模式。

在采访一位从事北斗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时,此人会不时接到一些来自其他地方的电话。据介绍,“我知道对方也想做(北斗),但我什么都不懂。”

这位人士进一步指出,“有煤矿、房地产、汽车销售、茶馆、旅馆、杀虫剂、种子和肥料,甚至还有饲料销售。各种各样的大老板、小老板和企业家都想在这个行业发展。”

在张建民看来,对于现在想进入这个领域的公司来说,任何时候都不算太晚。“现在这个行业就像早晨7点的太阳。北斗的商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的增长可能是100%的速度。”

据券商研究报告显示,众多厂商的加入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但整个行业仍远未爆发规模。

对于北斗+,技术和成本不再是问题,但最大的困难在于商业模式的建立。例如,基于学生安全和交流的北斗+教育、系统和服务,由谁负责,由谁管理,如何分配各方的利益,已经成为棘手的问题。

目前,“北斗+”主要依靠北斗与旅游移动通信网络的结合,实现实时传输位置信息和一键呼救的特殊功能,这将增加很多运营成本。

从表面上看,北斗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地已经建立了产业联盟、北斗城市和北斗公园。然而,从北斗工业应用的实际效果来看,似乎有些“雷声大,雨点小”。一位准备开发北斗+医疗的企业高管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北斗+增加了什么以及如何增加,对我们来说非常困惑,目前仍在探索之中。”

市场观察

双向沟通的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北斗商业普及已经输给了gps

◎各位记者齐越黄莉

随着北斗商用的不断升温,北斗在民用过程中面临的困难逐渐浮出水面,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技术上的优势和成本上的竞争压力都是北斗在商业道路上必须面对的难题。

长期以来,与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北斗系统在双向交通中一直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定位报告和短文通读等设计优势使北斗能够知道“我在哪里”和“你在哪里”。然而,在接受《国家商报》记者采访时发现,北斗的双向通信在民用领域既昂贵又难以携带,而广泛使用的单向通信北斗系统与gps没有太大区别,其成本优势也不明显。

北斗图谋"互联网+"式扩张:千亿市场引资本竞逐

今年5月,具有短通信功能的bp2015芯片刚刚发布,但在北斗双向通信的民用推广中,还需要解决接收站建设、服务费用高、通信安全等诸多问题。在单向北斗的规模化应用中,虽然近年来芯片成本、定位精度和gps之间的差距已经大大缩小,但很难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即使在国内竞争中占据“主场”优势,用户意识和市场发展仍需突破。

北斗图谋"互联网+"式扩张:千亿市场引资本竞逐

它具有双向交流的特点

目前,世界上有四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中国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欧洲的伽利略系统。其中,gps起步最早,在民用市场占有最高的市场份额。

与其他gnss相比,北斗起步较晚,但一些独特的功能使其一度吸引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定位和定时,而北斗系统还有另一个功能:短消息通信。

北斗系统有五颗地球同步卫星(即地球同步卫星geo),可以实现短距离通信功能,这是其他gnss系统所没有的。军用版的短信容量为120个汉字,民用版为49个汉字。全球定位系统要实现通信功能,必须与其他手机号码绑定,通过手机通信网络实现。

短消息通信功能不仅可以让用户获得自己的位置信息,还可以将自己的位置信息告知他人,非常适合渔船、公交车、货车和野外工作人员的调度和跟踪。这是由于北斗发电系统的双向通信设计。所谓双向通信,是指在用户、用户和中央控制系统之间可以实现双向数字短消息通信;然而,全球定位系统只能进行单向通信,也就是说,接收器只能被动地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而不能主动发送信号。

北斗图谋"互联网+"式扩张:千亿市场引资本竞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沙漠、高山、海洋等人口稀少地区进行应急救援时,除导航定位外,还可以利用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及时报告位置和灾情,有效缩短搜索时间,提高应急救援和救灾的有效性。

一个广受赞誉的案例是,汶川地震后,大部分地面信号设施被摧毁。然而,救灾单位携带的“北斗一号”终端不断从现场发回各种灾情报告,为指挥部指挥抗震救灾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

技术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言人冉承启称,主动定位和短信服务是北斗系统的最大特色。在民用市场竞争中,双向通信是北斗的巨大竞争优势。当公共通信网络中断且没有其他卫星通信时,北斗还可以为用户提供通信服务。

但事实上,在市场应用中,这种技术优势和特色功能似乎并没有显示出多大价值。国家商报记者了解到,在北斗民用市场,双向通信在汽车导航、移动导航、北斗+旅游等大规模领域的应用非常少见。

值得注意的是,北斗导航系统同时拥有北斗一代和北斗一代提供的服务。北斗一代支持短通道功能,广泛应用于特殊行业。虽然北斗官方表示,北斗二号的授权服务包括通信服务,但一些北斗业内人士表示,北斗二号在国内市场不提供双向通信服务。

一位北斗应用市场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北斗一代的双向通信成本很高,手持终端的市场价格约为1万元,年服务费约为1000元。此外,北斗一代终端的体积和功耗相对较大,与北斗一代天线不同,北斗一代天线主要用于应急、救援和远洋作业,实际民用使用率不高。

有人认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再那么独特才能普及,采用主流无源定位技术的北斗二号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将成为发展方向。不过,上述技术人员也表示,北斗不排除未来整合定位服务和通信的可能性。

全球定位系统的成本差距已经缩小

随着近年来导航天线、芯片(模块)等核心部件的技术进步,小尺寸、低功耗的核心部件逐渐引入市场,北斗的成本也开始大幅降低。北斗终端的应用方向也从交通、气象、渔业、林业等行业扩展到车辆、手持设备、手机和便携设备等民用大众用户。

在gnss多系统共存和导航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卫星导航产业仍面临诸多困难。然而,在国内市场,“主场”竞争的优势暂时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从北斗和gps的民用技术差距来看,几乎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成本而言,一家北斗终端制造商介绍说,两年前,全球定位系统和北斗芯片的差价是数百元,但目前,差价已被拉低至几十元,在一些地区,只有10元左右。

然而,据记者采访的几家北斗应用企业称,北斗产品的销售仍难以与gps产品竞争。一家企业的销售人员承认,目前成本和技术的差距不是大问题,但是gps起步早,市场占有率高,所以北斗还需要一个过程来抢占市场,目前人们对北斗的认知度不高。

此外,室内导航也被称为北斗系统的技术优势。业内一些专业人士曾表示,室内精确定位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技术上超越gps的关键之一,空老人、学龄儿童和手机用户迫切需要室内定位服务。

在国内竞争中,无论是北斗地面增强系统还是与通信网络的技术集成,室内导航的条件都比gps优越。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发挥国内优势,抓住室内定位服务的痛点,其广阔的市场需求将为北斗大规模推广提供良机。

样本分析

北斗接入了汽车网络的布局,仍然依靠“强制安装”

◎各位记者黄

唐富春曾在媒体工作,多年前毅然加入北斗汽车网络行业,现在是四川一家北斗科技公司的高管。当他做出最初的决定时,他并不着急,而是坚定地看好北斗导航系统在商业领域的发展前景。

今年4月,中国发射了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随着北斗卫星的不断成功发射和投入运营,上市公司和创业企业都在探索北斗与多种产业的结合。许多分析师认为,北斗+将创造另一个数千亿的市场规模。

基于北斗发布的无限潜力,唐富春认为,首先进入车联网领域是开启北斗商用的最佳入口。“车辆基数大,管理相对系统,国家政策也在推动,所以公司的发展方向也是从车辆开始。开始突破。”《国家商报》记者了解到,北斗+汽车联网已经成为目前发展最快的应用领域,但其大部分应用仍在国家安装的特种车辆中使用。由于成本和市场接受度的原因,北斗在乘用车商业应用中的普及率仍然不高。

北斗图谋"互联网+"式扩张:千亿市场引资本竞逐

强势切入“汽车网络”领域

目前,唐富春公司主要依靠北斗/gps卫星定位系统、物联网等技术对车辆进行实时跟踪、监控和管理,从而实现基于北斗的车辆联网服务。进入这个行业多年后,他突然觉得,近年来,他身边的很多人都已经把目光投向了北斗汽车联网行业。

唐富春向《国家商报》记者透露,行业门槛并不低,但有些人甚至在不知道北斗是什么的时候就投入资金。“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国家的大发展方向,他们推动了许多政策支持。”

记者了解到,在国家政策层面,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颁布的《全国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并在大众消费市场逐步推广。国内卫星导航应用市场贡献率达到60%,重要应用领域达到80%以上。其中,特别强调促进卫星导航功能成为汽车导航和智能电话终端的标准配置

资本的“气味”通常是最敏感的。在北斗汽车联网领域,不仅有各行各业的私人投资者,还有一些大中型企业。据《国家商报》记者了解,北斗星通(报价002151,咨询)间接控制并参与了多家汽车电子公司,并长期涉足北斗汽车联网领域。

根据汽车互联网市场的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前市场和后市场。售前主要指出厂前包含在整车中的电子产品和各种零配件,主要是各种汽车导航系统;后装市场是指汽车销售后,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涵盖消费者购车后需要的所有服务。这被视为行业的一个机遇。

业内人士指出,车联网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以导航和汽车娱乐系统为主的“车联网1.0”,到全面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和效率的“车联网2.0”。同时,也带来了信息通信产业、汽车制造业和交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和创新。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扣除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后,2014年底中国的民用汽车数量达到1.4475亿辆,数千人超过100人,达到每千人105.83辆。

汽车拥有量大,政策支持强。唐富春认为,这是吸引投资者的两个重要因素。“汽车基地很大,国家也在推动,所以公司的发展方向是先从汽车上突破。在大开发中,它可以用于许多领域。”

早期扩张取决于政策支持

然而,北斗汽车联网前的道路并不平坦。虽然中国的汽车数量逐年增加,但北斗汽车联网技术在私家车商业化中的应用并不多。《商业日报》记者走访的许多参与北斗车辆的公司都表示,使用北斗车载设备的私家车并不多。

北斗接入了汽车网络的布局,仍然依靠“强制安装”

唐富春向记者透露,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客户是国家要求安装的“两客一险”车辆、重型卡车和半挂牵引车。2012年底,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实施交通运输关键流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根据通知,北斗兼容车载终端将在天津、河北、江苏、安徽等9个示范省、自治区、直辖市安装。从2013年6月1日起,所有新进入示范省运输市场的“两客一危”车辆、重型卡车和半挂车牵引车在出厂前应安装北斗兼容车载终端。对于未按规定安装的车辆,将不签发或验证道路运输证书。

交通部副部长冯曾经说过,交通运输业具有点多、线长、面广、流动性强的特点。到2013年,90%的民用卫星导航用户集中在交通系统。第一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民用示范项目专门启动,这关系到我国民用北斗系统的发展。这也被业界视为北斗民用市场爆发的前兆。

然而,到目前为止,北斗的真正商业应用还不如gps。对此,光大证券分析师田明华告诉记者,发展到现在还没有取得快速进展,主要是因为北斗的价格比以前的gps要高,而且就覆盖面积而言,还没有形成全球区域覆盖。

“现在价格也下降了。随着国家的大规模推广,成本会越来越低,成本会越来越低,参与者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持续和渐进的过程。”不过,他还补充道,与gps相比,北斗在整个行业、技术条件和配套设备方面仍相对薄弱。

来源:彭博新闻网

标题:北斗图谋"互联网+"式扩张:千亿市场引资本竞逐

地址:http://www.pks4.com/ptyxw/4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