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34字,读完约5分钟

研制了全国首个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超快速检测试剂盒;投入2000万元用于防疫应急科研;推动氯喹磷酸酯从广州向广东省推广,并在湖北开展临床试验。这是国内第一个推出“岁康”迷你计划的在线面膜预订购买系统...

这是广州对防疫和控制的“反应”的一部分。

自2月17日和18日爆发以来,广州已连续两天报告了0例新确诊的冠状动脉肺炎病例,迄今没有人死亡。作为一个拥有2000万人口的一线城市,广州是如何做到的?

“科学技术是要承受的!”《科技日报》记者在广州的一次采访中发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中,广州科技战线的广大科研工作者、科研机构和企业一直以专业素养和无畏勇气在“疫情”的第一线奋战,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快速部署科学研究并解决关键问题

科学最终确定主攻方向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率先垂范是防控的重要条件。疫情爆发后,广州市科技厅立即研究部署,并于1月23日召集广州省再生医学与健康实验室进行专项研究。同日,各省市联合启动了应急项目,重点是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医院感染的综合防控、病毒溯源和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疫苗研发、药物研发、检测诊断等。

此后,广州发起了一系列行动:

1月27日,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省级实验室启动了第一批应急研究项目,涵盖快速检测、疫苗研发、药物研发、致病机制与优化方案、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

2月4日,广州市发布了《关于防疫期间科技项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充分发挥科技的带动作用,简化程序,实行“不开会”服务。

2月14日,广州市科技局发布了《企业预热12条规定》,通过资金支持、资金引导、精简程序等四大领域支持科技企业。其中,2000万元用于防疫应急科研。广州市重大卫生合作创新项目中重大传染病防控技术的科研经费不少于2000万元。安排1250万元鼓励和支持全市创新创业载体为中小微型企业减免租金;科技企业技术和财政补贴预拨3500万元。

在战争的前线,广州科技“直面艰难”

2月17日,在省市合作和组织省级实验室开展应急研究的基础上,市合作确定了21个支持项目,支持总额超过2000万元。

科学家第一线“引领”

科研机构带头

没有当地科学家的“统帅”作用,广州战争“流行病”就不可能取得重大突破。在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学与健康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徐涛院士和陈新文院士的领导下,重点科研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钟南山院士作为国家卫生委员会高级专家组组长,一直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在他的指导下,他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系统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呼吸卫生研究所和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在P3实验室联合进行病毒分离后的药效筛选,筛选54种上市中药和化学药物,开展抗非典病毒的体外药学研究。

钟南山院士团队成员、呼吸系统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金村教授介绍,实验室团队从患者粪便样本中分离出活冠状病毒...

作为中国科学院应对疫情科技研究团队的负责人,广州省再生医学与健康实验室主任徐涛院士主持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实验室在快速检测、治疗和疫苗三个方向部署了首批应急专项,成立了应急研究小组,并组织实验室优势力量开展集中研究。

中山大学中山纪念医院呼吸科主任江山平,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学与健康研究所副所长李因雄等。亲自签署了紧急研究任务的“责任表”。他们以自己的职业生涯和科研声誉作为保证,带领项目突击队分秒必争,克服困难,确保他们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任务中,不从事任何与此无关的工作,在任务完成前不考虑论文发表和个人兴趣。

在战争的前线,广州科技“直面艰难”

由于一群科学家和科研机构的努力,磷酸氯喹的临床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促进了氯喹磷酸酯从广州向广东省的推广,并在湖北省进行了临床试验。

科技企业展示高超技能

每个秘方都有自己的魔力。

记者发现,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广州大量高科技企业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展示了应对疫情的独特能力。

测试企业攻击迅速。大安基因作为中国分子诊断领域的龙头企业,研制出了国内首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超快速检测试剂盒(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探针法)。自1月29日以来,已生产了302万套诊断试剂盒,日最高产量达到53万套,帮助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临床样本筛查。

防控企业筑起防疫“重围”。光耀集团于1月27日提前恢复生产。生产车间将实行24小时“三班倒”,加班加点确保抗病毒口服液、猴耳环消炎片等抗病毒药物的市场供应。2月18日,广州医药集团下属的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有限公司紧急生产磷酸氯喹。第一批药物已经生产出来,并将在不久的将来上市并投入临床使用。

安保企业也是马不停蹄。广州淄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用于检测体温的红外热成像体温计已安装在广州南站等地。该设备支持多人同时移动和测量温度。测量的温差在+/-0.3℃范围内。一旦温度超过37.2℃,它将自动发出警报以指示危险。

此外,由高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升级版5G警用巡逻机器人“亮相”,可在5米红外线范围内快速测量体温,并识别过往人员是否戴口罩。(记者龙跃梅、叶青)

责任:吉爱玲

来源:彭博新闻网

标题:在战争的前线,广州科技“直面艰难”

地址:http://www.pks4.com/ptykj/2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