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71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建设加快。《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在北京率先启动试点后,金融科技“监管沙箱”试点将在更多城市落地,深圳、上海和熊安有望入围。与此同时,支持性监管规则正在制定之中。与以前不同的是,下一步是由监管机构或未获得许可的机构(如符合特定资格的金融技术公司)分别申请“盒子进入”。

金融科技“监管沙箱”试点扩大

2019年12月,央行支持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并选择数字金融等六个创新应用作为首批试点项目。这一试点也被称为中国版金融科技的“监管沙箱”,旨在创造新的监管工具,引导有执照的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跟上创新和规范发展。

北京市财政局近日发布的信息显示,北京第一批“监管沙箱”创新应用已经注册并向用户提供服务。以下步骤将对装箱项目和第二批项目的收集进行跟踪和监控。北京市财政局表示,“监管沙箱”试点项目首先在北京启动,这对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中心意义重大。

记者了解到,在下一步,更多的城市将设立试点金融科技“监管沙箱”。试点城市的选择将与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相协调,深圳、上海和熊安等城市将入围。

还将实施配套的监管规则。相关监管部门将出台管理措施,规范“箱内”和“箱外”等试点项目的一系列管理流程,提高试点项目评估标准,优化风险防控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监管要求只有获得许可的金融机构才能申请“进入盒子”,金融和科技企业只能“一起进入盒子”。下一步,这一要求可能会放宽。符合一定条件且具有优秀技术产品的非许可机构可以单独申请“入箱”,然后通过匹配与许可金融机构合作。

蚂蚁金融研究所执行主任李振华表示,一些金融科技公司拥有良好的技术能力和创新业务。仅让无牌机构申请“黑箱操作”就有利于更充分地释放金融创新和发展的动力。然而,这也将给监管部门在风险管理等方面带来更多的挑战。

在最近由上海新金融研究所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上,专家建议,下一步应该允许非授权机构申请进入沙箱。在初始阶段,可能会要求非许可机构与许可机构合作,并在测试期间使用监管工具,如限制性许可。(记者王梓旭)

责任:吉爱玲

来源:彭博新闻网

标题:金融科技“监管沙箱”试点扩大

地址:http://www.pks4.com/ptykj/1062.html